6月10日,第十二届“携手青春·共享阳光”中俄大学生交流大会隆重启幕。“边疆石榴红”学生工作室与教育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传承中华文化,展现非遗魅力”中俄文化艺术展演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于6月10日下午3点在黑河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

开场舞《绢舞青春》以飘逸的东方绢绸为笔,红色与黄色相互碰撞,在舞台上绘就了一幅青春画卷,灵动的舞姿尽显华夏气韵,为整场展演拉开唯美序幕。

双排箫与陶笛合奏《春暮花落雨》《卡林卡》《送别》奏响千年对话,双排箫演绎的《春暮花落雨》带观众漫步烟雨江南;隋德军老师以独特的中国乐器演绎俄罗斯作品《卡林卡》,赋予歌曲别样的婉转悠扬;陶笛奏响《送别》以东方韵律诉说聚散情深,中西合璧,让中俄学生沉浸于跨文化的音乐交融魅力。

歌舞《上春山》将教育比作春风化雨,以“教育如春风化雨,青春似山花烂漫”为意向,舞者们舞步轻盈,彩绸飞舞,音乐灵动,现场的中俄学生沉浸其中,随着表演者的热情演绎跟随挥动手臂。

俄罗斯舞蹈《快来》则以足尖旋舞展现俄式热烈与浪漫,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舞台上,俄罗斯男学生的嗓音雄浑,高歌《快马》,极具感染力,女学生舞步轻盈,热情伴舞,完美展现俄罗斯风情,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非遗手工展示环节,以精心制作的短片惊艳亮相,黑河市第三代爱辉花灯非遗传承人、学前教育系主任曹馨月精心介绍了教育科学学院的非遗文化作品与特色,一笔一画绘出了东方意境雅韵,一针一线绣出了中华文化脉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师生们的心血。曹馨月老师以“知行合一”的最佳讲堂,诠释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歌曲《我是达斡尔人》从血脉深处告白民族自豪,诠释“美美与共”的青春注脚;舞台上,她们身着达斡尔族传统服饰,用嘹亮歌声诉说民族故事,传递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话剧《钢铁》中,保尔·柯察金与冬妮娅的对手戏极具张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既展现了革命者钢铁般的意志,也细腻刻画了中俄青年对信仰与情感的深刻思考,成为舞台上闪耀的精神火光。

歌曲串烧环节,《最亲的人》传递温暖情愫,《奢香夫人》激荡豪迈气魄,《年少的你啊》放飞青春梦想,《相亲相爱一家人》凝聚团结力量,四首金曲串联起中俄青年的情感共鸣,让舞台成为文化交融的青春磁场。

结束舞蹈《走向复兴》以铿锵舞步与激昂旋律,勾勒出中俄青年携手奋进的时代剪影,舞者们昂扬的姿态如火炬照亮舞台,让“复兴之路永不停歇”的信念在中俄文化交融中绽放光芒。

“传承中华文化,展现非遗魅力”中俄文化艺术展演的举办不仅是一场文化艺术的盛宴,更是中俄教育合作的缩影。“边疆石榴红”学生工作室与教育科学学院以展演为载体,既展现了中华文化非遗的瑰丽,同时也搭建了中俄学生互鉴互融的平台,为深化中俄人文交流、推动教育合作共赢注入了青春动能。